2008/03/07

藝術札記 (3)

3/7/08 Reverse Shadow Theatre

才看一眼就很喜歡的作品,熱血阿!!!!!


----------------------------------------------
4/1/08 大樓俄羅斯方塊


----------------------------------------------
4/7/08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主要是去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但路上經過一些未事先規劃的景點,收穫不少
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這城市的每個角落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共五層樓
想要仔細端看每件作品,恐怕又是得花上整天

美術館不但免費,寄物時,服務員竟主動對我說可以帶相機
我當然也就不客氣了

遇到某個藝術家座談,大廳擠滿了人,尤其是在週三的下午
藝術不是如此高尚、如此遙不可及(像台灣),很棒的感覺



----------------------------------------------
4/23/08 Bill Viola 座談會

Bill Viola是錄影藝術(video art)的先驅
這位大師級人物帶著他2005年作品"The Fall into Paradise"
到雪梨展覽

他的影像很美,像詩一樣美,簡單,乾淨,卻力道強勁,展場空間也是非常高規格

他的座談會,我當然也不能錯過,見到 Bill Viola
像是小女生見到偶像一樣興奮



----------------------------------------------
11/11/08 This Is Not A Film Premiere

第一次在雪梨展覽,很特別的經驗(羞)
15人聯展,作品包含 video、攝影、網路藝術、裝置


----------------------------------------------
12/30/08   Sydney Street Art Festival 開幕

ST2K: Sydney Street Art Festival
為期一個月, 由一連串的藝術展, 手工藝發表, 座談, 課程, 音樂, 活動組成

一個看似平凡的小地方開幕
人潮竟出乎我意料的多
可見澳洲人們對於藝術活動參與的熱絡程度
他們展覽直接會附上作品價格表格
現場詢問度很高, 立即就有幾件作品直接賣出
開幕就是個社交場合, 也明顯跟商業緊密結合
因此全職創作也大有人在
平日有興趣畫畫也好, 工藝也好, 隨意做些東西
偶爾辦個發表會, 有人欣賞花錢購入你的創作
藝術就像是在後院烤肉一般平凡的事情, 挺好




----------------------------------------------
1/11/09 Sculpture by the Sea 2008

澳洲最大的年度戶外雕塑展 - Sculpture by the Sea, 來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件雕塑, 座落在長達2公里的 Bondi 到 Tamarama 的海邊, 為期兩星期, 這展覽將於 09年三月移到 Perth 的 Cottesloe Beach, 六月移到丹麥的 Aarhus






----------------------------------------------
4/13/09 LED 羊

把 LED燈綁在羊身上進行夜間拍攝, 利用牧羊犬趕羊的方式, 創造有趣的結果

----------------------------------------------
4/24/09 草間彌生作品展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不易也不願被歸類在特定類別,她說:「我就是我, 什麼其他的都不是」,她擅長結合視覺與空間, 喜歡用點,花, 網等元素呈現她的幻覺
用理性去解釋她的作品及行為是多餘的,她從年輕至今持續創作,今年已80歲。現在,她自願住在東京的一個心理醫院,她的 studio 也在附近,她說:「如果不是藝術,我很早以前就自殺了。」

我很欣賞這樣的藝術家,在我心中藝術不單是個作品,反更接近一種生活姿態。當代許多藝術家每件創作都嘗試嘔心瀝血,其背後都得有個偉大論述,何必?做就對了。

24 February - 8 June 2009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ydney
----------------------------------------------
7/7/09     Breeze reflection

Djeff 的互動裝置作品, 觀者互動時, 除了燈光還有風會吹動電扇


----------------------------------------------


2008/02/24

蔬菜樂器

一個日本人把蔬菜變成樂器演奏

花椰菜


紅蘿蔔


紅椒


甘藍菜


蘋果


2008/02/08

笨蛋,問題出在蘇花高!(上)






笨蛋,問題出在蘇花高!(下)

拜託,別再來了

花蓮人當然希望:“我們不要重工業,我們要高科技無污染的產業”
問題是哪個縣市想要重工業而不想要高科技無污染的產業
雲林不會想要污染,高雄一定也更不想
說白一點,蘇花高開通後
台機電、聯電這些公司一樣不會來花蓮
原因是這些高科技產業需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相關廠商
今天一個位於西部的廠商
不會把零件運來花蓮加工再送回西部
同樣在花蓮生產的產品,也不會運到西部去處理再送回花蓮
公司群聚一起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電子產業東移純粹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不彷現在針對廠商作市調
瞭解有多少產業會因為蘇花高開通而願意搬來花蓮
也讓花蓮人即早面對現實


2008/02/02

隨喜!!! 宋七力木柵捷運顯相 !!!

宋七力官網 昨出現一個跑馬燈連結, 信徒指宋七力分身在台北捷運上空顯像。

"隨喜!!! 陳健華在台北木柵捷運站拍攝到 本尊顯相照片!"

照片一公佈即遭受民眾質疑

然而, 我並不理解民眾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負面反應
宋先生全球有20幾萬的信眾, 其中不乏高知識份子, 連總統候選人都是信徒
你說他有可能會是騙子嗎? 難道這些人無法分辨是非嗎?
仔細想想,的確不合乎常理
因此,能通過人民高度的檢視標準
只有一個可能..........

這是真的!!!

宋先生倡導「天人合一」和「宇宙光明體」等思想, 絕非隨意胡謅

看看台南張先生怎說
"台南縣工作的宋七力信徒張大乙說,照片是在台北木柵捷運站附近拍的,放在中華大日宗佛教協會網站上,他一看到照片,就能感受到「天人合一、實相圓滿」,絕不可能是合成照片。他還說,部分信徒感受到本尊支持謝長廷,是個人體驗,大家應該彼此尊重不同政治的立場或宗教信仰,不要惡意攻訐。"

況且,就算你沒有感受到天人合一, 你還是可以喝天仁茗茶


「分身」一詞並不足以為奇, 其實早在第23回天下一武道會, 天津飯與悟空對決時就曾經使用過


當時天津飯是使出四個分身, 學名為四身の拳(ししんのけん)

當然,這只是初級, 真正要練到「本尊顯相」
能夠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進入所有的諸法實相是不容易
只能說當時天津飯還太嫩!!

我實在要替宋先生抱不平, 信徒才不會這麼無聊用影像處理軟體修改照片
我之所以十分肯定, 宋先生的分身那天去過木柵捷運站


是因為....








我分身陪他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