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聯考的哲學測驗
台灣長久以來重理工輕人文, 因為人文沒有所謂的"實用"價值, 我們接受大量的解題訓練, 但卻沒有教我們思考與創造, 所以, 即便是高科技, 大多也是在代工, 而不自創品牌
網路上見到網友分享法國的教育經驗, 法國大學聯考哲學考題, 相當驚人, 很訝異一般高中畢業生, 就能夠回答這些問題, 看得出法國教育十分重視思考這件事 (而不是解題)
台灣漠視藝術人文發展, 當然也就更別提哲學......
以下節錄這篇以及PTT 網友 npicgod, genica, godeye 文章
------------------------
(...)
法國聯考的哲學測驗
在介紹今年的法國高中畢業生在這個科目上如何被「烤」之前,先來簡單解釋一下該國的現行 baccalauréat 制度(俗稱 bac)。他們的 baccalauréat 其實是一張文憑,可謂是對高中畢業生的學習評鑑證書。這張文憑可以讓其擁有者申請進入大學或其它高等教育機構就讀,也可以當作求職時的學力證明。
(...)
普通類裡面分三組:文科、社會經濟、自然科學。三組考生都得過哲學這一關,只是這一科在各組所佔分數比重不同:分別為 7, 4, 3分。聯考總分達10分就算過關,哲學在他們的聯考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不論選哪一組,考生拿到的哲學考卷都是兩頁。第一頁上面只有組別科目名稱與簡單的規則說明。考題則印在第二頁。這頁上印有三道考題;考生只需選擇其中一題作答,在四小時之內交卷。這種考試方式比較像台灣某些大學教授的期末考遊戲規則。
在三個考題當中,首先是兩道申論題;第三題是一段哲學著作摘錄,選答此題者必須為文解釋該段摘錄文字之論述內容。
各組有各自的考題,所以一共有九道題目可供「聞香」。
自然組
自然組今年的頭兩道考題是:
* Est-il absurde de désirer l'impossible ?
企求不可能的事物,荒謬乎?
* Y a-t-il des questions auxquelles aucune science ne répond ?
世上是否有某些問題是任何一門科學都無法回答的?
第三題則出自 Alexis de Tocqueville (托克維爾)的名著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emocracy In America) , volume 2 (1840)。 (...)
前兩題都跟科學研究工作有關,第三題內容易懂,且具有從實驗室走回大社會的意涵。這樣的考卷設計值得鼓掌。
社會經濟組
首先也是兩道關於人類社會基本的大哉問,第一題尤其有趣:
* Que gagne-t-on à échanger ?
人們從交換賺到什麼?
* Le développement technique transforme-t-il les hommes ?
科技發展是否改變人類?
第三題則與政治、社會、法律、倫理學有關,文字內容是 John Locke (洛克)的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0) 書中的一個小節。(...)
我們可以說,這三題都可謂是「時事」題;但這三題也可以在三、四十年前出現。不論如何,考生被要求思辨論述的是問題的根本,既然這是哲學考試。
文科
傷腦筋的來了。
* L'objectivité de l'histoire suppose-t-elle l'impartialité de l'historien ?
歷史學者的中立是否為歷史客觀性的前提?
* Le langage trahit-il la pensée ?
語言表達方式是否洩漏人之所思?
第三題則出自Arthur Schopenhauer (叔本華)於1819 年發表的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這一段落從大致圍繞著慾望、痛苦而論人的存在。如果只有這一題可選,恐怕有不少考生會痛苦到乾脆投降交白卷。佔七分的題目果然不一樣,若整整用四小時作答,也是合理的吧。(...)
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還在網路廣播聽到一位甫出考場的美眉說,在答題時引用了 Pascal, Descartes, Freud 等等。她甚至連Descartes的著作名稱都講出來。乖乖!真用功。
其實這並非什麼新鮮事,因為法國學校教育對哲學之重視老早就已蔚為傳統。 Foucault (傅柯)、Derrida (德希達)或更早一輩的 Sarte(沙特)這些名聞全球的思想家就不用多提了:該國的學者、醫師、律師、乃至於政客,整個菁英階層都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咱們台灣現在的高中教育呢?
不重視音樂美術教育的國家很容易有個嘈雜又醜陋的生活環境。同樣地,不重視公民思辨能力的國家在學術研究、生活品質、政治運作各方面砸再多錢都難做到永續進步,甚至,連穩定與否都是個問題---尤其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
嘆:世界上並無所謂的「優秀民族」,只有懂與不懂善用體制力量將整個社會向上提升的國家。
-----------------------------
(...)
幾年前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其中一科的作文題目是﹕
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
人的自由是否受勞動的必要性所侷限?
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
去年的題目則是:
文科─
一、「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二、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
三、試分析休謨論「結伴慾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結伴』是人類最強烈的願望
,而孤獨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經濟科─
一、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二、「給予的目的在於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則?
三、試分析尼采論「罪行與犯罪」一文的哲學意義。作者在文中提出問題:輿論在瞭解了
犯罪動機和作案具體情況後,即能遺忘錯誤。這種現象是否有悖倫理原則?
理科─
一、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
二、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侷限?
三、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學含義。盧梭說:「我們對同
類的感情,更多產生於他們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歡樂。為共同利益聯繫在一起的基礎是利
益,因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
這樣的考題,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些主課不相上下。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
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專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的學生,上了三年級,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週要上7個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
平常老師們怎麼進行哲學教學呢?有的老師依照主題選文章,比如以「真理」、「正義」、「美」這些主題,來讓學生作討論;也有的老師選不同的哲學家來討論。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怎麼進行是老師決定的。
法國教育當局為了避免填鴨式教育,不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死背大綱,所以高中會考的題目一向都很靈活,不會出一些瑣碎的問題。這些考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甚至連哲學家之間也沒有共識。
曾經有個非常有名的例子:在 1992 年前後,考題中有一題只有「風險(le risque)」兩個字。結果,有一位學生的回答是:「就像這樣!」在法文中,只有三個字(Cest comme ca!)。
這位考生的確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這麼作答,這可能是深思熟慮後的回答,也可能是耍賴的開玩笑,我們無法判定,但結果是:這名考生得了十八分(相當於台灣的90分)!看來,閱卷老師是願意欣賞的。(...)
------------------------------
這是跟台灣指考差不多的考試,就是你一定要考才能念大學的高中畢業會考
而這一科哲學是一定要考的,無論是你報考文類、法商、理工只是考題會有不一樣啦
時間四小時,題目共三題,前兩題是問答題,你可以選一題作答第三題是閱讀題寫小essai,我覺得這個最難因為他不會附文章給你你平常就要自己去看這些書籍跟文章意思台灣如果要考他可能會考你:
請解釋朱熹的《近思錄》中關於「人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志」的看法。
全部滿分20分,但比重不一樣
題目公佈後,電視跟廣播都會開live辯論這些問題有的報社會請法蘭西院士去參加考試
不過這些題目在台灣應該只有博士資格考才有辦法出吧...
有一年比利時因為多數黨無法組成聯合政府而造成好幾個月「無政府」狀態
那一年就考了:「人能否不要國家?」
還有一題印象比較深刻的:
「不服從法律是否可算是理性行為?」
「是否一切問題都應依靠國家來解決?」
「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
2007年的考題蠻有趣的
文類考題
擇一回答
1. 若有所悟是否即是對於思想桎梏的解脫?
2. 藝術品是否與其他物品一樣屬於現實?
Essai:
解釋亞里斯多德在《尼格馬科論倫理》(Ethique Nicomaque)中有關
「責任」的論述。
PS:如果你沒在考試前剛好讀到亞里斯多德的這篇文章的話你就答不出來了
況且哲學課不會有標準課本....
理工考題
擇一回答
1. 慾望是否可以在現實中得到滿足?
2. 比較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有何意義?
Essai:
解釋休謨(David Hume)在《道德原則研究,Enqu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中有關「正義」的論述。
商考題
擇一回答
1.人們是否可以擺脫成見?
2.我們可以從勞動中獲取什麼?
Essai:
解釋尼采在《人性,太人性,Humain, trop humain》中有關「德行」的論述
------------------------------
(...)
反正台灣就是這樣,考試不會考的,你學了也沒什麼意義,考試會考的,很多到最後都走樣,也失去了根本的意義。
另外一點是歐陸考哲學是有著他們傳統的歷史與精神在其中,台灣走的美式教育,美國的人文精神根本無法與歐陸相比,哲學根本就是歐陸的強項,他們從當中培養了深厚的人文氣息 (...)
故然是很好,但是為何不培養青少年對於問題的深入思考,層層分析?要是能如此,也不會有一堆人至今還徹底的相信媒體的話,也不會有為數不少的青少年對於稍微艱深的文章就讀不懂 (...)
------------------------------
新增 2012 年考題
http://tw.news.yahoo.com/%E6%B3%95%E9%AB%98%E4%B8%AD%E5%93%B2%E5%AD%B8%E8%80%83%E9%A1%8C-%E5%8F%B0%E7%B6%B2%E5%8F%8B-%E6%84%9F%E5%8B%95%E5%88%B0%E6%83%B3%E5%93%AD-062006458.html
共同科目哲學考題(Bac Philo)
【TEWA歐洲新聞/2012.06.19/法國】
法國高中會考:哲學打頭陣,「工作」成熱門考題
法國高中會考 (Bac, baccalauréat) 本週開始,照慣例週一早上先考共同科目哲學考題 (Bac Philo),考生們有四小時作答。法國全國約有七十萬多人應考,今年最年輕考生年僅十二歲,最年長者為八十七歲。法國高中會考1808年由拿破崙創設,當時應考科目中就已包含哲學。
文學組考題(三選一)
-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呢 ?
- 所有的信仰是否都與理性處於對立面 ?
(所有的信仰是否都不理性 ?)
- 試評論斯賓諾莎(Spinoza)作品「神學政治論」
(Traité théologico-politique)片段
理組考題(三選一)
- 如果國家(l'Etat)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
-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相(la vérité) ?
- 試評論盧梭作品「愛彌兒」片段
經濟組(三選一)
- 工作的價值是否只在於「有用處」?
- 自然而生的慾望是否可能存在 ?
- 試評論貝克萊(George Berkeley ) 作品
「被動服從」(De l'obéissance passive)片段
考題原文請見
http://www.20minutes.fr/societe/955501-bac-2012-comment-auriez-vous-traite-sujet-philo
http://www.lexpress.fr/education/les-sujets-du-bac-philo_1127840.html
同學,這個同感早在我們18歲就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回覆刪除所以我連大學聯考都沒報名!!
公務人員考試連"作文"都廢除了,所以只要背多,分數自然來,
當然,也被我鄙視這種考試,也沒報考!!
所以,我正在待業中.......
(註:不按照國家遊戲規則的下場)
沒關係, 就算我按照國家遊戲規則, 一樣也是待業中 (淚)
回覆刪除你好喔。想咨询下澳洲哪里能买到蚵仔><
回覆刪除嗯, 你在這篇文章問澳洲問題真是有創意 XDDD
刪除在大一點的華人超市, 都可買到, 不過, 那是冷凍的
優點是比較便宜,缺點是較不新鮮
新鮮的一顆約在一塊澳幣左右
親愛的~~
回覆刪除我心血來潮來逛一下,
發現2012年比前面六年來的短產,到底是為什麼讓你短產呢,
是開始奮發向上拼論文.....
或是拼~三國志,殺啊
然後就看到上面那個買蚵仔,差點沒笑死我啊...
Yupin
dear~ 哈哈, 這倒是 (羞)
刪除其實是事情變多沒錯
還有後來出現許多分享東西的替代方式
如 FB, G+